【南京日报】“忽悠”患者 “卖拐”式经营自毁形象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4-28浏览次数:259

        小病大治、无病也治,无据检查、无据治疗、无据用药,巧立名目收取费用……
        在部分民营医院的不规范经营当中,“虚假广告宣传”扮演了一个异常关键的角色。不规范的手法虽获取了短暂的高额利润,但也使其陷入恶性循环,扰乱了医疗市场,败坏了整个民营医疗行业的形象,给全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损害。
某些民营医院广告包治百病,吹得神乎其神,实际问题触目惊心。
       去年11月,南京某民营医院因院内感染、违法广告发布等问题遭市卫生局通报批评。在《通报》中,该院涉及的问题触目惊心:
组织部分农村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导致健康女性出现妇科炎症。经调查,该院消毒物品、无菌物品管理混乱,消毒剂容器污垢较多,连手术室消毒都不过关;去年9月,媒体报道该院药房卖过期药、发霉药,医院自查结果是护士私自将药卖给患者;因发布虚假违规医疗广告,去年3月该院遭卫生局警告处罚;6月该院又因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受到罚款。
       可是,在网上搜索这家医院,它不仅是“南京最好的妇科医院”,也是“南京最好的男科医院”;治疗淋病、梅毒,抑郁症以及耳鼻喉科、胃肠科的“南京最好”也被它悉数收入囊中……
吹得神乎其神的虚假宣传绝不是这家医院的“专利”。如果在网上搜索“南京最好的妇产科”,会出现七八家医院抢戴这顶“帽子”,而它们几乎全是民营医院。
       市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狄晴是治疗癫痫的专家,他曾在一场媒体座谈会上痛陈民营医院虚假宣传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患者上网一查,几乎全是误导性宣传。而这些吹得无所不能的医院,几乎都是民营医院。整个社会因为他们坑蒙拐骗而浪费的资源,大得不得了。”
       “赚快钱”心理,是部分民营医院乱象源头
据了解,南京民营医院投资人多是两种:一种是公立医院的退休院长、专家,他们有事业心、有技术,但资本额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另一些则是单纯逐利的民间资本。“他们把投资医院看作发财机会,只想‘赚快钱’。”多宝·体育医政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主任陈家应教授说,医疗是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行业,目前一些民营医院的乱象,与部分投资者“赚快钱”心理密切相关。
       “我国最早一批民营医院投资者,来自福建莆田农村,南京不少民营医院的幕后老板也是这些人。”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部分福建籍民营医院老板的经营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比如通过铺天盖地的虚假宣传,制造‘名医’、‘名院’假象,或者不负责任地吹嘘能治愈种种绝症;患者来了之后,医院用各种销售技巧‘忽悠’他们,没病说成有病,小病说成大病,变着法儿地让患者花钱。”该知情人士说,最近几年,情况好了很多,一些老板开始把医院往长远、正规的道路上办,但仍有一些医院在走坑蒙拐骗的“卖拐”老路。
因为这种经营模式,此类民营医院广告成本很高。记者了解到,我市一家民营妇产医院,广告费用占收入的比例高达40%;另一家民营专科医院,2009年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到10万元,而同年的广告投入达数百万;而一家颇有名气的民营整形美容医院的院长曾亲口告诉一家公立医院院长,他们平均一天的广告费高达10万元,“我们的病人就是花钱买来的!”
        “花钱买来的病人,不‘宰’几刀,能轻易放你走吗?”该知情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卖拐”式经营扰乱市场,自身也陷入恶性循环。
        专家认为,依靠虚假宣传的“卖拐”式经营手法,不仅扰乱医疗市场秩序,损害患者利益,对自身发展也有百害而无一利。当一个行业整体上失去信任时,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丁义山肛肠医院院长丁义山就对某些“害群之马”深恶痛绝。“本就没多少底子,广告占比那么高,哪里还有钱去更新设备、培养人才、钻研课题?”他认为,某些医院是“成也广告、败也广告”,采取的是饮鸩止渴的投机行为。
据介绍,某个前些年广告宣传铺天盖地的民营医院,这两年特别“安静”,“原因很简单,它已经陷入恶性循环,连广告费都掏不出来了。”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