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敲除猪”器官移植于人体的技术已非常成熟,达到临床应用标准。此项技术的完善使科学家向着实现异体器官移植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从而为亟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了希望。3月21日,多宝·体育代谢疾病研究中心召开了关于“猪器官移植于人体”的新闻发布会,就器官移植技术及其产生的“社会与经济效应”等问题做了详细通报。该中心是我国第一个代谢疾病研究中心,由多宝·体育与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代谢疾病中心的六人教授团队共同成立。
该中心领军人物之一、转基因大动物领域的国际专家戴一凡博士说:“转基因大家都听说过,但对于转基因敲除应该还有些陌生。简单地说,‘敲除’就是用基因改造手段把供体上能够引起排斥反应的最关键基因除去,经过这样‘基因改造’的供体能解决器官排斥的问题。由于猪的器官大小与人的很接近,再加上基因敲除技术,使‘敲出’的猪细胞不会将猪的内源逆转录病毒传播到人体中。因此,‘转基因敲除猪’作为具有多种优势的异体器官供体,应用于人体的前景非常广阔。”
据统计,每年我国都有近150万患者亟待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器官供体严重不足,是器官移植的主要阻因。
作为造福人类的事业,医学科研的社会效益理所当然是首位的,但作为商业性的成果转化,医学科研也需考虑其经济效益。中心主任赵子建教授说:“‘转基因敲除猪’器官移植于人体将作为生物医药战略发展的方向,逐渐形成自主产权的产业链,进而推动医学产业发展。目前,为保证项目持久发展,中心已与江宁开发区合作,计划建1000头‘超净无菌猪’养殖园。园区内全部使用电子化管理,每头猪都拥有各自的电子标签,类似超市物品上贴的条形码,实行24小时监控、检疫,确保供体源安全卫生。”
(薛培培 ,陈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