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南医大研发出治疗心梗的“心脏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6-16浏览次数:295

        

         杨志健教授展示注射器。

  不需要放支架,更不要开胸搭桥,只要“打一针”,心脏血管梗塞处便打通了!这不是天方夜谭。多宝·体育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由该校一附院心脏科杨志健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生物药”,注射进心梗患者心脏后,能明显减轻心脏梗死患者症状,让坏死的心脏肌肉复苏,目前这项实验已进入临床二期,预计一年半后会向患者推广。

  用打针方法治疗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是一种危险的致命性疾病,目前医学上较成熟的治疗手段是在患者体内植入支架或是开胸“搭桥”,疏通堵塞血管,挽救患者生命。但有一种情况,令支架和“搭桥”都束手无策——心肌坏死。“心肌一旦出了问题,血管迟早要堵塞。”杨志健说。和四肢和躯干肌肉不同,心脏肌肉一旦坏死,就没法再生了。

  而刺激心脏肌肉复苏,是这种“心脏针”最在行的事,心肌“复苏”后,就会诱导心脏长出新血管,这是杨志健教授的团队长达十余年努力的成果。他透露,“心脏针”已进入临床试验二阶段。

  打进去的是一颗颗“种子”

  听说过美容针,防疫针,“心脏针”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针管里到底装着什么秘密武器,能让心脏肌肉复苏呢?答案是“肝细胞生长因子”。南医大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分别把“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植入了猪的心脏,结果两头小猪的心脏上都长出了新的血管。但通过反复实验比较,科学家们还是选择了能在人体各种器官中存活的“肝细胞因子”,而且这种因子很“忠诚”,理论上只能刺激心脏肌肉的再生。“我们先从健康人的肝脏中复制出了一个完整的DNA片段,‘提纯’后得到了肝细胞生长因子。”

  杨志健教授团队的陶正贤博士解释说,脆弱的“肝细胞生长因子”不能直接被“打”入心脏,它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夭折,科学家们必须为它找一个“金身”,这就是灭活的腺病毒,腺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感冒病毒,不过别担心,科学家们先用灭活手段,把腺病毒具有毒性的DNA片段抽出来,让它对人体无害,然后将肝细胞生长因子“装”进去,两者合二为一。在无毒的腺病毒保护下,“肝细胞生长因子”能顺利漂完一趟“长途旅行”,抵达心脏。“看上去就像普通生理盐水,其实是一颗颗刺激心肌复苏的种子。”原来这种基因药是液体状的,平时它们被装在医用瓶里,被藏进冰箱。用的时候,拿到常温中,需要用水稀释。

  大腿根刺管伸到心脏注射

  “往心脏上打针,那不是要心痛死啦。”发布会现场不知谁的一句玩笑话逗乐了大家。“不会,针刺进去的那一刹那,心脏可能出现早搏,但基本没有影响,更不会心痛。”杨教授向记者展示了一种特殊的注射器,和普通注射器不同,它更像一把大号“手枪”,手枪枪筒口连着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握住管子顶端,轻轻拉一下,一根头发丝粗细的针从导管口“伸”了出来。“这种注射器叫心内膜心肌注射器,已经获得国家专利。”

  杨教授指着一张彩色的心脏示意图解释道:“先从大腿根这个地方,把直径不到5毫米的管子‘刺’进去,在心脏造影下,慢慢地向心脏方向一步步挪动,一直挪到心脏。”这根“聪明”的管子能探测心脏不同区域电压的高低,功能正常区域,电压高,病变区域,电压低,通过这一原理,可以大概划定出病变区域的范围,并在仪器上形成图像。然后看准时机,把基因药注射进去。”

  几点疑问

  有成功病例吗?

  广西一患者治疗后

  心脏功能增强30%

  记者了解到,南医大冠心病创新研究团队已为三名心梗患者做了这样的手术。首吃“螃蟹”的是一位56岁的老总,来自广西桂林。他几年前做过“搭桥”,后来“桥”闭塞了,心脏功能只有正常人的一半,来省人医时需要家人抬着,气喘吁吁。“肝细胞生长因子注射进他的心脏一个月左右,他的心脏功能提升了30%,随着新的血管和心肌生长出来,后期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位老伯心不慌气不喘,已经完全可以一个人坐飞机了。”杨教授说。

  血管会“疯长”吗?

  不会,但会长错地方

  “肝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血管再生,这种药物注射进心脏后,血管会疯狂滥长吗?“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出现,我们在猪身上做过实验,注射两秒、三秒、四秒分别会长出几根血管,最后摸索出注射20秒效果最好,由于剂量很小,不会导致血管滥长。”

  血管虽不会滥长,却有“长错”地方的时候。“基因药物注射进心脏后可能溢出来。我们曾在患者的肝脏等其他器官中检测到血管再生的迹象,但很微弱。”杨教授表示将研究如何熟练控制血管生长“步调”。

  未来能否替代支架?

  不能,两者互相补充

  如此便捷的生物治疗方式,未来是否能够替代搭桥、支架等治疗方式呢?杨志健说:新方法只是传统方法的辅助治疗手段,并不是代替它。传统治疗方法虽能疏通因病变而被堵塞的血管,但并不能使坏死的心肌恢复,提高心脏功能。新方法却能在这方面有所做为。如果把心脏比喻为麦田,心肌就是麦苗,血管是水渠。水渠一旦堵塞,麦苗就会因为缺水而枯死。搭桥、支架治疗方法,针对的都是接通水渠,重新灌溉麦田,但却不能救活死亡的麦苗;新方法相当于提供新的种子,在那些已经枯死的麦田部位长出新的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