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分子搭桥术”让心肌起死回生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1-06-16浏览次数:200

新闻背景:在坏死的心肌上“种”下血管生长因子,安全地长出新血管,就能让梗死的心肌复活。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基础科学领域的学术杂志之一)上。

 

  专家简介

  杨志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各类心脏病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

  

  在我国,因冠心病导致死亡的病例近来连年上升,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杨志健领衔的心脏病治疗新突破——血管新生疗法(又叫“分子搭桥术”或“生物搭桥术”),将会给众多常规手段难以救治的患者带来生机。

  案例

  心脏功能

  提升了约30%

  杨教授称,从已经完成的3例冠心病患者随访结果看,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老王是第一个接受此项新疗法的患者,他几年前做过“搭桥”(国际上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通过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畅通无阻),但没几年工夫,就又“走两步路就气喘吁吁。”直到参与了这项试验,打了一针后,才又“心不慌气不喘,可以一个人坐飞机来回看病了。”

  杨教授说,生长因子注射进他的心脏两个月了,他的心脏功能提升了差不多30%。

  原理

  就像在心脏上

  “种”血管

  这一针,可不普通。杨教授说,借助一种特殊的注射器和一根细长的针管,从大腿根部注射进去,就能把一种生长因子运送到心脏位置,刺激其长出新的血管,让梗死的心肌复活。

  “心脏好比麦田,心肌是麦苗,血管是水渠。水渠如果堵住了,麦田就会缺水,苗就会枯死。”杨教授介绍说,搭桥、支架治疗方法,能帮助疏通水渠,但救不了已经因缺水死亡的麦苗,而注射新的“心脏针”,就好像给麦田播了新种子,让其重新长出新苗。杨教授称,目前我国的研究可与美国等技术领先的国家比肩。

  前景

  治愈冠心病

  成为可能

  目前,此项血管新生疗法已完成一期临床试验,进入二期临床,预计一年半后向患者推广。

  未来,杨教授认为,在传统治疗方法疏通“麦田、水渠”的基础上,补充新的治疗方法刺激“麦苗”生长,两相配合,将可能带给无数心肌梗死患者治愈的希望。

  “目前,还只能说有治愈的可能。”杨教授一再强调,新方法尽管“安全有效”,但仍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来解答。“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控制生长因子不在心脏之外的器官发生作用,让该长血管的地方长,不该长的地方不长。”

  患者:三问新疗法

  作为心脏病患者,最为关心的也许是以下三个问题,对此,杨教授一一给予了解答:

  1.新疗法是否适合所有冠心病人,患病后什么时候打最好?

  心肌坏死可能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冠心病人身上,因此,当检查发现已有心肌坏死症状时,就可以接受此治疗。

  2.打了针,还要做“搭桥”或放“支架”吗?

  新疗法和心脏搭桥、心脏支架之间是一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在新疗法推广之后,建议根据个人病情,听取医生建议选择治疗方法。

  3.能否一针见效?一针大约多少钱?

  再生因子注入心脏后,需要一段时间的血管生长期,从目前的研究看,打一针是见效的,但很难说,是否打一针就够了。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疗法的定价主要在技术推广后,由物价部门来定,目前估算可能在3.5万元左右。

记者 余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