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通讯员 蔡心轶 记者 王晶卉) “我要找你们主任,那个护士太不像话了!”这一经常发生在医院的场景,昨天出现在多宝·体育对学生的“临床技能考核”上。而这样的考核,最不能少的,就是SP老师标准化患者。
“标准化患者”也叫SP老师(Standardized Patients),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简单来说,他们是“健康的患者”,是一群经过特殊训练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江苏目前只有两家医学院有SP老师,多宝·体育就是其中一所。
“标准化患者”又被称为最擅长“没病装病”的健康人。他们究竟如何装病?昨天上午,记者深入考核现场,近距离观看了SP老师的“表演”:
一名女家属(怒气冲冲):我要找你们主任。那个护士太不像话了,铺床铺那么慢,弄疼了我老父亲,连句对不起都不说……
医生(管其他床位的):有什么事,先坐下来再说。
女家属:我不坐。(继续发飙)怎么会有这样的护士啊,要是你爸爸被她弄得这么难受,你阿会同意啊?
医生(见家属不肯坐,连忙自己起身):主任不在,护士这样的确不对,等主任回来我会向他汇报,医院也会对她批评教育,您放心。
女家属:批评教育是你们的事,反正我是不能再让她当老父亲的护士了,坚决要求换人。
医生:换不换护士,不是医生说了算的。这样吧,你的意见我会一定会跟主任反映,您看这样行吗?
这场争吵就发生在昨天的临床技能考核现场。一位临床医学专业的大五男生,正在接受“医患沟通”项目考核。那位脾气火爆女家属的扮演者,就是一位姓李的SP老师。40多岁的她,原来在一家工厂做质检员。为了照顾身体都不大好的双亲,她一直对医学知识感兴趣,2006年就报名成为SP。
5年多的SP经历,李老师不论扮演患者还是家属,都活灵活现的,“进入角色也很快”。仅昨天上午半天,她就一人扮演了13个角色,和来参加考试的学生上演了一幕幕对手戏。光演不行,还得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且打分。这不,李老师已对刚才这位医生作出了点评:“基本满意,但有些细节考虑得还不够,比如劝家属别生气的语言苍白了一些……”
南医大教务处副处长陈勇介绍,SP老师的角色扮演,能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到和患者沟通的重要,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本身,就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