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永远免费的车后座;母爱,是送别时久久不愿转身的身影……母亲节,多宝·体育离家读书的学子们回忆了那些年,他们和母亲之间难忘的过往。
通讯员 蔡心轶 金陵晚报记者 刘蓉
桑红:爱在回头的一瞬间
因为家在农村,小学一直在村小念书。到了六年级,父母合计了好长一段时间,毅然决定将我送入县城读初中。我当时喜出望外,这是哥哥姐姐没有过的待遇。那年,我14岁,记忆中那是第一次远离父母。
母亲放心不下,她四处打探,看看有没有能跟我顺路的伙伴,上车前总是跟司机说上好几遍,托他们好好照看我。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叮咛我,注意行李,小心安全。每每这时车上的人总是笑话她。
车子要走了,我说:“妈妈,你走吧。”她不应着,只是望着我。车子驶远,坐在窗口的我,望着车外一群送行的家长渐渐疏散,唯有母亲突然回头凝望着车的方向,停住了脚步,久久不愿离开。望着她的身影,我的眼泪簌簌流下,仿佛在那回头一瞬间看到这世间最美的母亲!
蒋星秀:妈妈“偷窥”的影子
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叛逆时光,而父亲、母亲一定是担纲了那段时光的大反派。由于父亲长期在外,我的生活中便大部分是母亲的身影了。
记得初三那会,老师嘱咐家长一定要“看着”孩子学习,以免我们不集中注意力浪费时间,学习效率低,而妈妈对我说她相信我,决定让我自主学习。可是,一天夜里,我学着学着却发现有一道黑影印在墙上,我大着胆子向门外一看……竟然是妈妈!
惊吓之余我不禁很生气,说好了信任我却出尔反尔,我和妈妈争执了很久还冷战了一周。那时候我哪里会想到在高强度工作的轰炸下,已劳累了一天的妈妈是如何强打起精神一直撑到深夜的呢……这几天我感冒了,不禁又回想起曾经在我得水痘的日子里,是妈妈不怕传染,耐心给我上药,半夜我痒得睡不着时,她就陪我聊天一直到我睡着……
她为我做过很多很多事,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她对我的点点滴滴在那些年的时光里已经沉淀成了上好的美酒,浓香又醇厚,值得我在内心深处永远珍藏。
陈雯:打我后母亲掉眼泪了
小时候,爸爸经常不在家,所以我特别黏妈妈,一直到现在都是。为此,爸爸还老和妈妈“吃醋”。虽说是比较黏妈妈,但呆一起时间太多,也会有争吵。
记得我读初二那年,正值青春叛逆的时期,干什么都和妈妈唱反调。印象中我们争吵最厉害的一次,妈妈打了我,她是真的生气了,竹条狠命地往我身上“招呼”。那时我倔,既不哭也不躲,就站那儿任她打,就是不认错。妈妈拿我没辙,丢下竹条,坐到一旁抹起眼泪来。
我吓坏了,吵了这么多次,每次都是我哭,她从来不曾流过泪。我知道,这次是真伤她心了。
妈,这事儿你还记得吗?只是你第一次被我气哭。“妈,对不起。”这声“对不起”我一直未曾说出口,不知道有没有晚?
戎陈月:老妈的免费车后座
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比如妈妈的车后座。
那是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冬天的早上很冷,我跟妈妈要求,她便答应每天早上骑车送我。从家到学校的路很远,途中还有两个比较高的坡。每天早上五点半,妈妈就叫我起床,那时候天都还没亮。我们有一半的路都是在黑暗里小心地骑着。
坐在后面的我不知道累,舒服地享受着路边的风景。每天早上妈妈会一边骑车,一边和我聊天。记得妈妈对我说得最多就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对得起我这两条腿就好了”。为了让我坐在后面舒服一点,妈妈找来了棉花给我做了一个垫子。其实妈妈很瘦,1米65的个子,体重还不到100斤。她那辆作为嫁妆的紫色凤凰牌自行车,年龄比我还大,不知道从小到大接送了我多少路。
老妈的车后座一直是免费的,就像妈妈为我做的其他事,从来不需回报。母爱,也许很平淡但却实在,让我幸福地生活着,就像一杯白开水,清甜让人满足。
卜志静:那些说不出口的感谢
我生活在重组家庭,这就意味着“后母”这个词在我的生活中出现。一般人想到后妈,第一印象应该是白雪公主的继母吧。我内向的性格又迫使她无法真的走进我的生活中,我们之间其实隔着的不过是曾经,可是曾经是改变不了的。
与其说我和我妈相处得融洽不如说是客气,我不喜欢和我妈、我姐一起逛街,虽然我妈什么好的都给我买,如果换成我姐,妈肯定会掂量着买,这样无形中却给我带来压力。我知道妈妈不容易,却找不到与她相处的方式,所以我只能沉默。
妈妈快50岁了,似乎今年她都不再买化妆品了,饭桌上话也有些少了,只是看着我和我姐说笑。我走的时候,也不再叮咛,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东西。此刻,我有种感谢却始终说不出口:妈,真的感谢您陪伴着我。
原文地址:http://jlwb.njnews.cn/html/2013-05/13/content_1437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