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晚报]南医大发现脑保护及修复新途径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06-04浏览次数:143

  金陵晚报讯(通讯员 蔡心轶 记者 刘蓉)近日,多宝·体育最新研究发现,如果脑发育过程中缺少了一种名为OGG1(8-羟基鸟嘌呤DNA糖苷酶)的物质,就会形成脑损伤,由此为大脑保护性药物研发及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项目由该校公共卫生学院的顾爱华副教授领衔,该成果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

  据悉,OGG1的作用相当于“修理工”,它能够识别DNA损伤并启动修复工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神经元不发生蜕变。

  研究人员介绍,人体一边耗氧,一边会产生一种名为自由基的“副产品”。而大脑是耗氧最多的器官,因自由基造成的氧化性DNA损伤也会更多,这就与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病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对斑马鱼胚胎进行的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在幼鱼大脑发育的一些关键时期,OGG1表达很高。如将胚胎中的OGG1敲除,那么由这种胚胎发育来的小鱼不会游动,而且始终是斜躺在水中,其自发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都受到破坏。

  显微切片显示:此种幼鱼脑部存在脑室狭窄等严重受损病理表现。

  “在胚胎脑发育的关键期,‘修理工’被撤走,遗传物质的损伤不断积累,最终造成大脑功能障碍。”顾爱华介绍说,斑马鱼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其身上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外推到高等脊椎动物(如人类)。“可以推论,比如新生儿的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疾病,可能与OGG1的缺失有关。另外,这也为脑保护药物的筛选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顾爱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