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南医大有个读书达人 一年借书356册一月读完550万字丛书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06-04浏览次数:162

中国江苏网6月3日讯(通讯员 陈思宇 记者 袁涛)他一小时能读7、8万字,他曾一个月读完550多万字,也曾一天连轴读上10本书。一年的时间,他在图书馆借了356本书。为了更快地看书,他用电子游戏磨练眼力。这人就是多宝·体育第四临床医学院的陆坤。他被学校图书馆评选为“读书达人”。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神奇的读书人。

  “喜欢捧着一本书看的感觉。”

  近日,南医大图书馆根据2012年全年的借书量评选出学校的读书达人,陆坤以一年356本书的借阅量摘得桂冠。

  “我一分钟能看1000多个字,差不多是正反一页纸,一个小时大概能看7、8万字。”陆坤说。

  因为速度快,陆坤往往能在别人看一本书的时间里看完好几部作品。但任凭他再神速,也“拼”不过满满当当、没有空白的医学生课程表,陆坤只好“挤”时间读书。午睡前,半个小时是留给“枕边读物”的;晚自习后到睡觉前的两个小时,他也几乎全是与书为伴。

  陆坤说,他读书的习惯起源于高考后的那年暑假,“家里的电脑坏了,闲着无聊,只好看书。”谁知却一发不可收拾,进了大学,陆坤越发喜爱读书。

  陆坤读书有个“怪癖”,一本再不合胃口的书,一旦开始看,他就会一口气读完。“喜欢捧着一本书看的感觉。”他说。

  天赋异禀 阅读速度惊人

  惊人的阅读速度,或许是陆坤与生俱来的一笔财富。而上天赋予他的另一笔财富,是对数字的敏感和强悍的记忆力。

  “书上细节的内容我基本都能记住,尤其喜欢记数字。”陆坤说,他最爱历史书,“哪个历史人物某年生某年死都能记得住。”陆坤曾仅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一套《德川家康》,而这套讲述日本战国中后期群雄并起的历史书共13部、共计550多万字。对于其中的历史事件,他信手拈来。“比如永禄3年、公元1560年,发生了桶狭间合战,织田信长打败今川义元,确定霸主地位;天正10年、公元1582年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因为咸鱼事件发生叛变,杀害主人织田信长,而丰臣秀吉也借此机会开始崛起;庆长4年、公元1599年关原合战,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和丰臣秀吉旧部七将对战并胜利,奠定了日本近代幕府时代的统治根基……”

  一款叫“舒尔特表”的电子游戏是陆坤时用来磨炼“眼力”的“神器”。“这是一个由若干小格子组成的表格,每个格子中随机设有一个数字,最后一关是9×9的81宫格,游戏的要求是按顺序迅速找全所有的数字,平均1个字符用1秒钟成绩为优良。”陆坤告诉记者,目前自己最好的成绩是5×5的25宫格,用时22秒,而正常成年人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

  丰富的“阅历” 让他由读者变成作者

  陆坤对于新书的了解几乎全部来源于豆瓣书评,“会结合书的评分和评价来选择。”可是,几次亲身实践下来,他发现有的书并不如评价那般精彩。“尤其流行书,有很多跟风的评价都非常高,可是读完便会发现质量真的一般,无法对评分产生认同。”

  于是,求人不如求己,陆坤干脆自己写起了书评。“几乎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写一篇书评或者一句话简评,同时给书打上星级,注明可读性。”

  他QQ空间里的80多篇日志,被细心地分成“推理馆”、“情雨馆”、“闲评馆”和“漫游馆”,分别收纳着他读过的推理类、哲理类、历史类和漫画类读书笔记和书评。其中一个“推理笔记”系列,已被更新至第47篇,囊括对901部推理作品的评分和一句话简评。在他的豆瓣主页上,也赫然标注着2329本“已读书目”、50篇书评和13篇读书笔记。这些书评,短则几十个字,多则超3000字。

  读书给陆坤带来了无限乐趣,也让他之前的许多观点被一一颠覆。“以前对东林党的印象挺好,觉得是正义的代表,但看完《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完全被转变了。事实上也是个两面性的党,为了己方的利益也会不择手段。这套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对人的评价也不能面具化。”

  长期阅读大量图书,陆坤很快就不满足于只作为读者的身份,结合“阅历”,他也尝试着写了两篇推理类的短文,一篇作为剧本,被演绎成剧展现在南医大校园安全情景剧比赛的舞台上。另一篇则发布在QQ空间上,引发推理迷们的猜想。

  如今的陆坤已经大三,依旧每天捧着书在校园穿梭。 “越是深刻的东西,越要充满活力地去表达,就像是身背重物却跳着踢踏舞。”伊坂幸太郎的作品《重力小丑》中的这句话反复提醒着他。

  “遇到烦恼时,就让我像小丑那样,在空中荡起秋千,忘记重力的存在。读书可以给我带来快乐,而快乐地生存,就可以摆脱重力!”陆坤说。
 
原文地址: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3/06/03/0175061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