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365天,他借了图书馆356本书;一天最多能读完10本书,每天至少读书3小时,几年下来,他已经读完2329本书;除了“博闻”,他也“强识”,大部头书籍里的历史细节,信手拈来……这位“神人”是多宝·体育第四临床医学院的大三学生陆坤,被同学们封为南医大“书霸”。
看书有瘾,对上网兴趣不大
南医大图书馆根据2012年全年的借书量评选出学校的读书达人,陆坤以一年356本书的借阅量摘得桂冠。“读书读得多了,速度也自然快了,而且我一有空闲就看书,所以一年下来,能读完不少书。”
陆坤往往能在别人看一本书的时间里看完好几本。但医学生的课程表总是满满的,陆坤只好挤零碎的时间读书。
陆坤读书的习惯源于高考过后,家里的电脑坏了,“闲着无聊,只好看书。”谁知一发不可收拾。即便后来进大学,宿舍通了宽带,陆坤对网络依然没太大兴趣。
陆坤笑说,自己是一天不看书就不舒服。而且他看书从不半途而废,一本再不合胃口的书,一旦开始看,他就会“干脆一口气读完,这样才能给出一个客观评价”。
记忆力好,细节基本能记住
“书上比较细节的内容我基本都能记住,尤其喜欢记数字。”陆坤说,他爱读历史书,“哪个历史人物某年生某年死都能记住。”比如,《德川家康》这套分为13部、共计550多万字、讲述日本战国中后期群雄并起的历史书,他用了一个月读完,其中历史事件发生的年号、时段,他随口就能报出来。
有一个电子游戏是陆坤用来磨炼“眼力”和记忆力的一大“神器”。这个游戏是一个由若干小格子组成的表格,每个格子中随机设有一个数字,最后一关是9×9的81宫格,游戏的要求是按顺序迅速找全所有的数字,平均1个字符用1秒钟成绩为优良。陆坤最好的成绩是5×5的25宫格,用时22秒,而正常成年人大约是25~30秒。
发现身边藏着这样一位读书奇人后,陆坤的不少同学开始视他为偶像,跟着他去选书、借书,“一个室友以前基本不看书,现在也主动约我去图书馆,陆续借来一些书看。可惜他看得太慢啦!”陆坤笑着说。
爱写书评,几十字到三千字
陆坤不光看书,还会对所看书籍分门别类,进行评鉴。在他的豆瓣主页上,被归为“已读书目”的书已经有2329本,大多数为他在高中毕业后这几年所读。
“几乎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写一篇书评或简评,同时给书打上星级,注明可读性。”他QQ空间里分门别类收纳着他读过的推理类、哲理类、历史类和漫画类书籍的笔记和书评,短则几十字,多则超3000字。
这些书评很快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现在,他有四五个好友就相识于网页留言上对书的探讨。
读了这么多书,陆坤也开始构思故事情节、串联人物关系,再赋予故事一个主题。他尝试着写了两篇推理类的短文,一篇作为剧本,被演绎成剧展现在南医大校园安全情景剧比赛的舞台上。另一篇则发布在QQ空间里,引发推理迷们的猜想。
原文地址:http://kb.dsqq.cn/html/2013-06/04/content_270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