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三大慢性病“杀手” 高发趋势与膳食密切相关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0-03浏览次数:112

中国江苏网9月25日讯“据江苏省2012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显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居死因前三位。而慢性病高发趋势与饮食等生活习惯关系密切。“今天上午,“安利纽崔莱营养中国行”在江苏南京举办分站活动,来自全国的学术专家、营养达人围绕膳食平衡进行了“头脑风暴“。

  “我们国家慢性病发展趋势非常严峻,按照原卫生部部长陈如先生的一句话,已经呈现‘井喷’态势。国家确诊的病例已经达到2.6亿。”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宋军主任首先阐述了我国慢性病的发展概况,随后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员刘爱玲现场解读了《我国城市居民20年来膳食营养与健康变化》报告。

  江苏居民80%食盐摄入量超标

  江苏作为较为发达的地区,平衡膳食是否做的较好?有哪些不良饮食习惯?还存在哪些问题?刘爱玲针对江苏区域特点做了进一步分析。“据江苏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居民食盐摄入量为11.2克,80%超过推荐的6克。江苏地区居民1989~2009年饮食习惯等调查显示,谷类食物消费情况呈下降趋势,蔬菜、水产品消费量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水果、奶制品和豆制品消费量虽然上升较快,但仍摄入不足。动物性食品消费量上升幅度最明显。油、盐消费依旧较高。”刘爱玲认为,江苏省物产丰富,公众只要深入理解合理膳食的理念,通过减少油盐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和奶、豆制品等达到营养平衡,以及戒烟限酒,就能对预防慢性病起到积极的效果。


多宝·体育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卫生学系主任减速生营养学会副理事长蔡云清在会上发言

  营养摄入并不是“多多益善”

  “江苏属于长三角区域,应该说是发展比较发达的地区。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两个挑战’:一个是营养不良,一个是营养过剩,而江苏的问题就集中体现在后者。”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长、多宝·体育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蔡云清在“头脑风暴“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江苏居民在谷物摄入量上有下降趋势,特别是年轻白领热衷减肥,“可能以前吃两碗米饭,现在就变成了一碗甚至半碗。我个人的看法是一日三餐必须有主食的摄入,并且主食的能力要占到50%——60%。”除此之外,她还提出“营养不是多多益善”,谷物优先、粗细搭配更加科学等观点。

  据悉,中国首届营养好微博大赛也正火热进行中,参与者可围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10条核心信息,以微段子(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形式投稿,传播营养健康理念,呼吁公众重视营养,选择平衡膳食,选择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