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晨报]美国女儿捐肾救母 南医大学生网络观摩感人手术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0-17浏览次数:148

  10月8日,美国,圣巴拿巴医学中心,当地时间上午,几名医生护士在熟练地进行活体肾移植手术——一位30岁的美国80后女儿,把一只肾脏捐给患有尿毒症的母亲。而千里之外,中国多宝·体育的众多学生,正在“观摩”这场令人感动的手术。这是江苏省科协联合多宝·体育,举办的一场“中美科普连线”,也是首次将医学手术的全程,对江苏地区公众做科普。

  美国80后女儿捐肾救母手术直播

  这场手术的主刀医生,是美国圣巴拿巴医学中心肾脏和胰腺移植中心主任盖夫纳博士。10月8日晚上才过6点,图书馆里网络大教室就挤得满满当当,连窗口走廊都挤满了师生。

  接受手术的是一对母女。捐赠肾脏的是位30岁左右的女儿,要给患有尿毒症的64岁母亲供肾。

  当晚18点52分,活动的主办方之一、美国自由科技馆Rich Cohen老师与南医大顺利连线。Rich首先向公众介绍了人体的肾脏结构和移植手术的步骤。原来,这场在普通人看来非常复杂的移植手术,只分三步:取出肾脏、修整肾脏、植入肾脏。

  捐肾者手术当天就能出院

  “你们有问题要问我吗?”中国学生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手术操作,盖夫纳博士居然还主动催大家提问。有同学提问:“肾移植手术的风险主要有哪些?”“主要是防止出血和感染。”

  “那患者在接受肾移植以后会出现排异反应,如何来应对?”博士回答:目前的技术很先进,患者在接受捐肾后,排异反应会很少。捐赠者当天即可以出院活动,受捐者三天后就可以出院。

  正说着,博士突然不做声,凝神静气地切断了血脉和尿道,通过类似塑料兜一样的东西,快速将肾脏,从只有几厘米大的小口内取了出来。看到鲜红的肾脏被取出,观众们一片惊呼声,随即现场掌声雷动——第一阶段的手术顺利完成。

  肾脏取出之后还要“修面”

  就连很多医学院的学生也是第一次如此详细地了解到:肾脏取出之后,并不是立即植入患者体内,而是要先送到一个铺满冰块的修整台上“修面”。

  盖夫纳博士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居小兵主任相继介绍说,取出的肾脏上,要先释放清洗当中原有的血液,然后注入一种特制的医疗替代液体,一方面是置换出残余血液,更重要的是迅速给肾脏降温,降低它的新陈代谢速度。此外,还要继续剥离肾脏上残留的脂肪和各种体内组织。很快,鲜红的肾脏变得更加“干净”,也变成了苍白的颜色——温度降了下去。

  修整台上,已经给这颗即将救母的肾脏准备好了一个盛满冰块的钢盆。居小兵介绍,取出的肾脏要保存在0℃~4℃的无菌环境里。保存的时间最多24个小时,但绝对不能超时,“获得肾脏以后,应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移植到受体上去。”

  植入女儿肾脏妈妈能再活20-25年

  22:10,肾移植手术成功。多宝·体育图书馆内顿时掌声雷动,师生们纷纷用英语向盖夫纳博士和他的团队表示祝贺。

  一脸轻松的博士自然也非常开心,他介绍,肾脏手术成功后,今后一年内要进行测试观察肾的工作情况,通常有98%的通过率。这位正在接受手术的64岁的母亲,应该可以用女儿充满爱意的肾脏存活20-25年,几乎可以在爱意中幸福终老。记者 王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