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Teacher Li李栋生:桑岛上的“国际教师”南医大的“金牌教授”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3-10-17浏览次数:170

    中国江苏网10月16日讯(记者 郭蓓 通讯员 蔡心轶)“Teacher Li!Teacher Li!”谢因认出了照片上的人,正是身边的老者,于是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阿里·穆罕默德·谢因现在是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桑给巴尔的总统。他曾在医院与援助桑给巴尔的江苏医生朝夕相处。前不久,他特地来江苏访友。而那位被他称为“Teacher Li”的老人,就是南医大退休教师、生理学教授李栋生。

  “那时的谢因,刚从苏联学习回来,没想到34年后他成了总统。”李栋生指着相册里的一张黑白合影。他1955年毕业于南医大前身——江苏医学院,1978年担任学校生理教研室主任,1979年1月赴桑给巴尔从事为期两年四个月的援外教学工作。

  “我这辈子没干什么大事,就是教了不少学生。”83岁的李栋生教授广受学生爱戴,他的课在当年也被誉为“金牌课”,有些班级的同学甚至“钦点”李老师为他们讲课。

  “出国前我就担任学校的非洲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到了桑给巴尔后,主要任务也是教学,为当地培训医务人员。

    ”除了“金牌教授”,因为英语能力强,李栋生的另一个头衔就是“国际教师”——他把他的课开到了印度洋上的那个小岛上,培训出了40多名桑给巴尔学生。

  “桑给巴尔很美,当地建筑融阿拉伯、印度和非洲风格于一体。我们住的二层小楼边海涛阵阵,通过窗户常常可以看到鲸鱼跃出水面。非常壮观。”然而当时的工作任务也不轻松,当李栋生接手培训班的时候,这个班已经开办了一年,他很快发现了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那个年代,医务工作者学习的主要外语是俄语而非英语,所以很多医生的英语水平有限,需要翻译配合。”李老师表示,原来教材由一位临床医生用中文编写,然后再由医疗队里的翻译翻成英文,再在课堂上宣读。“问题是翻译并不是医学专业出身,在知识的教授上造成了不少错误和笑话。”

  “比如,心肌肥厚和胸膜肥厚,在中文上都有‘肥厚’二字,但在英文中,前者是Cardiac Hypertorphy,后者是Pleural Thickening。”李老师解释说,一个是心肌纤维的肥大,一个是结缔组织的增生,从病理上讲,二者是截然不同的,如仅从中文字面理解,就会翻译成一样的英文单词,那就与原意南辕北辙。“此‘肥厚’并非彼‘肥厚’也。

  备课、编讲义、写讲稿、上课,他坦言刚开始给培训班上课时非常吃力。不过他的第一堂课还是非常成功的,在桑岛也造成了一定的轰动效应。

  “第一堂课是诊断学。我从黄疸开始说起,详尽解释了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肝损性黄疸等。挂图、板书、解说并用。一上完,全体同学就鼓掌热烈。”没出几天,当地的桑岛卫生部、苏联领馆和印度领馆都知道中国来了个通英语的医学专家。

  随后,李栋生又开设了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口腔学、眼耳鼻喉学、针灸学,从基础讲到临床,成了一名通科教师。直到现在,李老师的手边还保存着当年用英文书写的讲课稿。“一门课就是厚厚一沓,常常是第一年写了第二年再补充,所以每页笔记的上上下下都写满了字。”

  在同学们的临床实习阶段,李栋生也担任陪同查房的任务。当时,在中国带教医生和桑给巴尔医学实习生中流行的一句话就是:“Teacher Li来了!”

  “当时中国医生的医术是高明的,但因时代原因,用英语充分讲解和分析病情的能力不足。”李栋生解释说,所以医生们在得知李老师会陪同查房的前一晚,必定会认真准备,好让自己在第二天能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水平。而同学们听完老师讲解后,也都觉得“听明白了”、“听得很过瘾”,受益匪浅。

  “几回下来,我就成了师生们最受欢迎的人。”而“Teacher Li来了”也成为了一句流行语。“这批学生1979年毕业,现在都是桑给巴尔卫生战线的中坚力量了。”

  除了教学任务,李栋生还兼任医疗队英语翻译。医疗队对于晚间急诊有着严苛规定:必须双人同时出行,一名医生应召,一名翻译同行。“我记得最辛苦的一次,是一名援桑的印度技术工人大面积心梗,我和心脏科的王勇医师晚间出急诊。”最后这位病患抢救无效身亡,李栋生就忙着用英文撰写病历、死亡报告,一直忙到第二天的清晨。到了下午又赶往培训班给同学上课,晚上又给医疗队成员补习英语。“20多个小时不睡觉,累到头昏脑涨,一量血压,150mmHg!”

  “我的教书生涯从还没毕业时就开始了。”李栋生说,1952年他还在江苏医学院读书时就被调往东北某中专,为国家培训中级医务人才;到了60年代初,他在北京医科大学读研期间,又为来自泰国、越南、印尼、尼泊尔的学生代课。在桑给巴尔,他白天给非洲同学上课,每周两晚给医疗队同时补英语,回国后,他一直教到1995年退休。

  “常常是走到哪儿,都会有听过我课的人向我打招呼。”李老师说他不可能记住每个人,不过当年学生们对他的这份感情令他欣慰。李老拿出一本笔记本,第一页上用中越两国文字写着:赠给李栋生老师留念,祝越中两国人民的战斗友谊万古长青。“这是1966年在北京教过的两名越南学生送给我的。”

  “讲课为什么受欢迎?我想,应该是自己先理解透彻,然后琢磨着怎么让学生听明白,还要让他们喜欢听吧。”Teacher Li悟到了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