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不只是影响呼吸系统,PM2.5超标严重还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病率
早报记者 陈斯斯 龚菲
实习生 郦晓君
针对“雾霾使鲜肺6天变黑肺”这一消息,不少网友昨日追问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宋伟民的学生曹强就撰写过博士论文《大气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易感性研究》,通过监测与采集上海市某城区大气细颗粒物,采用给大鼠气管灌注大气细颗粒物的方法进行试验,发现患心肺疾病的人群对大气细颗粒物的致肺损伤作用更加易感。因此,心肺疾病的患病状态也是细颗粒物致肺损伤的易感因素之一。
2008年4月,宋伟民的学生赵金镯撰写博士论文《大气细颗粒物心血管毒性的机制研究》,称细颗粒物进入呼吸道,不仅可引起肺损伤,还可引起肺外其他器官如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及DNA的损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朱蕾介绍说,大气细颗粒物表面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可通过呼吸而沉积在肺泡,甚至可以通过气血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引起机体呼吸、心血管、免疫等系统的损害。特别是像PM2.5及以下的微小颗粒物质能直接进入肺泡,损伤肺部细胞,诱发呼吸道感染和老慢支的发作,甚至可能引发肺癌。
根据南京市疾控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2012年南京人死亡谱”,去年共12347名南京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死亡人数占肿瘤死亡总数的22.48%,是“第一杀手”。其中,南京2012年有1975名男性死于肺癌、823位女性死于肺癌,均比2011年的1767名男性、711名女性要高。
长期关注空气质量变化的多宝·体育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陈绍良表示,他参与的一项动物实验研究证实,雾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只是呼吸系统,PM2.5超标严重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陈绍良说,PM2.5可能含有炎性刺激因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旦有雾霾天气,心情会压抑,容易暴躁,这说明雾霾天气对全身的血管系统产生影响,对心脏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从今年9月份开始,南京的心血管病人急剧增长,据陈绍良预计,到2015年后,冠心病可能还会迎来一个增长高峰期,另一个变化就是将有更多年轻人患上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