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蔡心轶 记者 谈洁) 曾是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的她,1995年申请提前退休,回到家乡福建山村医院行医18年。昨天,在多宝·体育举办的“最美南医人”主题报告会上,77岁的陈梅英老人与地铁救人后悄然离开的“最美护士”卢长艳、路边施救急性心衰老人的“最帅好医生”陈红武等南医的学生、校友,一同获得了“校长基金”的奖励。
18年前,时任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的陈梅英决定提前1年退休,放弃高薪,回到当时缺医少药的乡镇卫生院。
陈梅英的老家在福建莆田笏石秀山,她是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出来的第一个女大学生。作为南医大1960级校友,当年从江苏医学院毕业后她被分配在省人民医院工作。那时,常有老乡从福建远道赶来南京求医。回乡探亲时,陈梅英发现,家乡的许多眼疾患者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导致失明。
决定提前退休时,曾有院领导竭力挽留。“在南京好医生很多,在莆田我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她说。
陈梅英回老家的消息很快在当地传播,一些大医院愿意提供优厚的待遇礼聘她,都被她拒绝了,“如果为了赚钱回来,我就失去了回家乡的意义。”
没有专门眼科、没有设备、更没有眼科手术室……陈梅英回到乡村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挑了两个徒弟,一个刚中专毕业,一个是综合科的医生,手把手地教。没有病房,卫生院就把职工宿舍腾出来做病房,职工们把家具捐出来,筹备办眼科。不到一年,眼科的病人越来越多,设备增添了,他们便决定开展眼科手术,为了支持眼科的发展,卫生院把开会的大厅拆掉给陈梅英做手术室用。
从自筹资金到争取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资助,18年内,陈梅英治疗过的各种眼疾患者达10多万人次,她坚持用最简单的药、最好的技术、花最少的钱帮老乡们在最短的时间解除病患。
因为病人需要,老伴心脏手术时,她没有回南京;儿子结婚时,她也没有回南京。“人都是将心比心,”陈梅英说,莆田的群众非常淳朴,她出去买菜,他们知道她是回来的眼科专家,都把最好的菜挑给她,逢年过节,会把家里好吃的送到医院来。
去年6月,因为老伴需要照顾,陈梅英结束了莆田的工作,回到了南京,“我带出的学生现在可以独立完成手术了。我走了,但是把能继续服务的人留下了,所以没有遗憾。”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