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南医大“拐杖男生”:在爱的接力赛道上,我们从来不会孤单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9日 09:16 | 发布部门:宣传部 | 作者:蔡心轶(265003) | 来源: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2/18/020298877.shtml | 阅读人数:71
中国江苏网2月18日讯(通讯员 陈思宇 记者 袁涛)2月13日清晨,距离学校正式报到还有两天,簌簌飘雪的多宝·体育江宁校区校园里,一个拄着拐杖、背着书包徐徐走进宿舍楼的男孩,立马引起了宿管阿姨的关心:“小邱,这么早就返校啦?”
他是临床医学专业大三学生邱怀德,“因为行动不便,我会尽量避开人多的时候,每次我都是开学第一个来、放假最后一个走的”。而这次返校,邱怀德随身多了一根拐杖,“室内小范围活动还好,但出门走路基本就要靠它了”。
“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学不到的痛苦却是终生的”
2012年4月,20岁的邱怀德被诊断患有痉挛性截瘫,可能是家族遗传所致。很快,邱怀德了解到这种病的可怕,“这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性疾病,病损常导致整个肢体瘫痪、一侧肢体瘫痪,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
其实,从高中开始,邱怀德就发现自己走路总是一高一低,高三那年突然出现全身抖动的症状,可医生却束手无策,甚至无法确诊病因。
邱怀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对自己的人生重新审视和规划。“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是职业规划问题,一是疾病的进展恶化问题。一个影响着我是否应该坚持学医,迎难而上;一个左右着我今后的生活质量。这样的问题我思考了一遍又一遍。”
作为贫困生,靠着学校的“绿色通道”和国家助学贷款才得以顺利入学的小邱明白如今一切的来之不易,他作出决定:“尽管很矛盾、很艰难,但我仍旧没有放弃努力学习和积极生活。”
就在他奋力向自己的医生梦冲刺时,挑战又一次找上了他。“上学期快结束时,我发现自己走路无力的情况更加明显了,以往我都会去自习室自习,可考试月那段时间身体越来越差,连去食堂吃饭都觉得很辛苦,所以只好在宿舍看书。”
期末考试结束后,邱怀德赶往上海求医。医生给邱怀德做了基因筛查和颈椎磁共振检查之后,换了几种药。回家过年期间,邱怀德仍旧觉得吃药的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服用肌松药导致肌肉松弛,还产生了一些副作用。他再一次预约了专家门诊。
为了不耽误行程,邱怀德不得不提前一晚就赶到上海。当天,邱怀德就从上海赶回南京,“下火车后虽然累得不行,但为了省钱还是挤地铁到了江宁”。细心的邱怀德想到,宿管站阿姨两天后才开始上班,也怕阿姨们担心自己的病情,他选择住在学校外面的小旅馆里,直到13日一早才在风雪中正式返校。
“我从不觉得医学很难,但我不会浪费时间。我走路很慢,还斜着身子,一段路要走的时间是常人的三四倍,走到教室还要休息10分钟才能开始学习。我左边身子比较僵硬,坐久了左肩会特别酸,但我从未放弃自习;我动作很不利索,平衡感也不好,有时候穿一条裤子都差点要绊倒,只能靠着墙穿,但我从未因此而消极度日;我经常骑着一辆自行车在校园里穿行,晚上的时候我状态不好,有时候会摔,我就自己一个人爬起来,推着车子慢慢走……”邱怀德说。
“我不会浪费时间,任何时间都应该去做好能把握的事情”
凭着无比坚强的毅力,他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落下。连续两年他获得校三等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今年还获得了五友奖学金和费孝通德育奖学金。
学习之外的时间,邱怀德也不愿意闲着,“我不会浪费空余的时间,任何时间都应该去做好能把握的事情。”他喜欢倒腾计算机,就通过查阅网上的资料来自学,“隔壁宿舍四个同学的电脑全都让我帮忙重装过系统”。他还研究出了很多有趣的程序应用,“比如怎么跳过网络视频播放前的广告”。
自学英语也是邱怀德始终在坚持的一件事,“英语能给我不同的表达空间。”邱怀德常听一些英文磁带,比如一盒主题为《个人潜能》的磁带,他翻来覆去听了好多遍。“内容很励志,让我学会感恩,也让我变得乐观。”他也没忘记邀请同学们一同分享这些制造积极情绪的声音,“我相信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能力,人的心态会随着所听所见的事物产生变化,或许这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递。”在一卷英文磁带中,邱怀德听到这样一段话:“人最高级的需求是成长和贡献,只有做到这两者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他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原文地址: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2/18/020298877.shtml